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为“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”,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突出宣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》,宣传科技创新成果,开展科技为民服务活动。
为全面展示环境污染治理创新成就和科技成效,大力弘扬科学精神,普及科学知识,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调发展,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惠及于民,实验室在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活动,考虑到疫情防控的要求,减少线下聚集性活动,丰富形式,以线上为主。
实验室创新科技成果
1、用于水回用与海水淡化的超高选择性反渗透膜
RO膜分离是海水淡化、污/废水深度处理以及水回用中的重要技术。然而,尽管现有商业聚酰胺RO膜对水中盐的截留率大部分能达到99.0%以上,其对一些高毒性小分子污染物(如海水中的硼、消毒副产物NDMA等)的去除效果仍然有限。王志伟教授团队联合范德堡大学林士弘教授与香港大学汤初阳教授,针对水回用与海水淡化中典型小分子污染物——硼与二甲基亚硝胺(NDMA)传统反渗透(RO)膜去除率低的瓶颈问题,创新性地基于油水自由界面纳米片自组装传热传质同步调控,研制了一种新型超高选择性聚酰胺RO膜,实现了水中硼与NDMA的高效去除(>90%),本研究通过将两亲性CuBDC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原位引入水/正己烷的自由界面,提出了基于纳米片自组装精准调控的界面聚合反应方法,制备了具有超高选择性的聚酰胺RO膜,极大程度地提高了RO膜对高毒性小分子污染物硼与NDMA的去除率。相关成果近日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。
2、中国碳排放市场中跨区域“灵活机制”
中国已于2021年7月16日启动全国碳市场,该市场已经超过了欧盟排放交易系统(EU ETS),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。目前全国碳市场的配额分配执行的是行业基准法,没有考虑地区差异性。廖振良教授与新疆大学合作撰写的论文“Flexibility is needed in China’s national carbon market”在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线发表,论文建议在全国碳市场中增加跨区域合作“灵活机制”,即:在配额分配中考虑地区差异性,对于交易主体跨区域投资碳减排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,允许被用于抵充其碳排放配额的清缴。